關于曾凡博,說點心里話!
時隔6年,NBA中國賽回來了。 籃網(wǎng)和太陽,會在澳門打兩場比賽。 大伙的熱情,一下子又回來了。 這次比賽的最大看點,無疑是籃網(wǎng)用Exhibit 10簽約了來自北京首鋼的球員曾凡博。 今晚,完整看完了首場比賽,已經(jīng)大晚上了,這個時間點,適合寫點心里話。 我知道,這場比賽的過程中,或者比賽后,會有很多球迷媒體罵。有罵籃網(wǎng)隊友大獨逼的,有罵主教練不安排戲份的,甚至有罵蔡老板的... 能理解,畢竟那是作為中國球迷最樸素的情感。 曾凡博本場比賽出戰(zhàn)10分06秒,正負值-15,合計得到0分0板0助1斷0帽0失誤3犯規(guī)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兩點: 一是對狄龍的犯規(guī)。二是最后時刻被對方點名打。
另外之前我也寫過,咱不知道他和球隊接下來的詳細規(guī)劃。 如果,我是說如果,這次簽約只是為了今年的兩場中國賽,只是為了讓中國賽更加吸引人,為了賣票,那確實沒有什么好評價的。 畢竟,當年國王也簽約過劉煒... 但是,這都不是我最想表達的。 最想說的一點是:既要仰望星空,但也要腳踏實地。 罵別人的時候,有沒有想過:給小曾球,他能打么?他的對位者很多時候比他矮,但他能背身吃錯位么?他具備持球攻么? 隊友獨,確實是客觀事實,畢竟那是一幫餓狼,也需要搶位置、證明自己。 要求一幫沒有保障合同的人,給你傳球?他自身難保,飯碗還不知道在哪呢。 但是,曾凡博的個人能力缺失,在這個夜晚是很少所謂的媒體、專家愿意提到的。 沒有球的時候,咱有沒有先把防守做好?不也被點名打么。 給你一次球,你是踉踉蹌蹌的,還讓隊友怎么傳? 咱中國籃球吧,不管是職業(yè)還是草根籃球,這幾年好像也很流行“追夢”這個故事包。 “夢想”、“追夢”這些詞,我是有些膩了。 如果是這個視角,小曾一定是值得鼓勵和贊賞的,咱佩服他走出舒適圈的勇氣,他本可以在CBA過得很好。 但是,如果是討論球員能力角度么? 我們本土的鋒線,有一個算一個,離NBA都太遙遠了。 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小曾他和之前點燃隊出品的球員是一樣的:更多是依靠身體本能在打球。 從杰倫-格林、庫明加,都是如此。 在CBA,他可以成為十佳球的???,很多球都可以在視頻平臺獲得大量的點贊。 但是,職業(yè)籃球看的不是集錦...
世界太著急聽年少有為的故事,很多時候并不好。 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太多依靠身體能力打球、成名很早的NBA球員,所謂的幾星高中生,都容易淡出NBA,這個夏天典型的例子就是雷迪什。 為何?靠身體就夠了。 小曾在中國男籃的鋒線里,身體算很棒的了。 但是,從基本技術到對于比賽的理解... 咱不是說非得去優(yōu)化那條沒有走過的路,沿途一定是鮮花盛開,但小曾如果當時去的NCAA,他在身體上、心理上、技術上會更加成熟。 上學那會兒,老師常說的一句話是:基礎不牢,地動山搖。 不過呢,小曾在這個階段,再想回去打磨基本功其實已經(jīng)很難了。 各路媒體的吹捧,球迷的巨大期望,已經(jīng)不允許他再去做基礎題了,而是想讓他馬上進NBA獲得上場機會,恨不得他拿到籃網(wǎng)的首發(fā)位置了。 小曾本人呢,恐怕也很難冷靜下來思考了。 所以很多時候?qū)τ谒麃碚f并不公平,背負的東西太多了。 相信帝哥的判斷,現(xiàn)在的很多輿論,反而是在“害”他。 接下來,祝曾凡博好運!
|
相關閱讀
熱門新聞
54+53!你好,廣東隊!第一小外援親承加盟
無愧新秀榜第一!新蜂王28+8+7破歷史紀錄留給三球的時間不多了
中國臺北男籃世預賽名單:CBA三將領銜,林書緯在列
上季亞軍公布新賽季目標!承認3隊實力強勁,簽水貨外援暫避鋒芒
追夢:全明星如今沒人關心令人擔憂不知道它還能否重拾昔日魅力
李夢告別WCBA!球迷:20多歲巔峰時躺平,30多歲不好找工作才留洋
官方隊記:楊瀚森自信心遠超賽季初期12月初預計再下放發(fā)展聯(lián)盟
打臉庫班!NBA名記曝猛料:獨行俠將聽取AD報價,圍繞弗拉格重建
截胡薩姆納+挖走段睿騏!廣東隊被曝將完成補強,朱芳雨封神了!
開拓者惜敗公牛,楊瀚森登場砍2分2板!你怎么看


